free responsive website templates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升溫 金曲歌王也中鏢緊急延後演唱會

2025-05-20 10:55:43



近日金曲歌王陳奕迅因染新冠肺炎緊急宣布演唱會延期,而國內新冠疫情也持續升溫,據疾管署統計,第19(5/4-5/10)新冠門急診就診計人次達今年新高點,預估六月將至高峰。緊接著又是端午連假不少民眾安排國內外旅遊,又可能會加速病毒傳播,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接種新冠JN.1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若至今連一劑疫苗都還尚未接種,請務必儘快補上以提升免疫保護力,而已接種過一劑且間隔6個月(180)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族群,應再接種第二劑。

 

九成以上新冠併發重症及死亡案例均未接種新冠JN.1疫苗

「喉嚨痛到不敢吞口水」、「發燒」、「全身痠痛無力」是許多近期新冠確診者的共同經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分享:「近幾週門診人數明顯增加,每十位就診者就有將近一半確診新冠,除了喉嚨痛外、發燒、全身痠痛以及咳嗽為常見症狀,但也有不少確診者有出現腸胃道的症狀。且確診者普遍反映『症狀嚴重很不舒服』。」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委員會吳至行教授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天氣熱,呼吸道疾病病毒比較不活躍就不會有感染的風險。事實上新冠病毒持續變異,每年秋冬與夏季都曾有流行高峰,且夏季天氣好民眾戶外活動與群聚多更增加感染風險,千萬不可以輕忽。」

 

據疾管署統計,第19(5/4-5/10)新冠門急診就診計人次近萬人(9,978),且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9成以上重症及死亡病例未接種本季新冠JN.1疫苗。黃振國理事長分析:「目前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偏低也是造成此波新冠疫情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值得關注的是這波新冠病毒對年輕人的威脅也大,甚至日前有11個月大的小寶寶因確診而住進加護病房的案例。「台灣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現象,像是50-64歲的壯世代7成有慢性疾病,但這群民眾不屬於新冠抗病毒藥物的公費使用對象,無法在第一時間抑制病毒複製恐增加重症的風險,更應該要及早透過疫苗保護自己。年長與慢性疾病患者若還以為之前確診過就不會再得,或幾年前打過新冠疫苗就不用再打,是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黃振國理事長憂心的說明。

 

JN.1接種疫苗後的不適反應已大幅降低,若至今連一劑疫苗都未打應盡早補上

吳至行教授說明:「目前全球同時存在多個由JN.1病毒衍生的強勢新冠病毒株,疫情恐持續延燒,民眾不可以掉以輕心,應盡快可以透過施打JN.1新冠疫苗來提升免疫保護力。」提起新冠疫苗,許多民眾仍停留在最早期的印象,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沒有按時更新疫苗。吳至行教授強調:「這幾年來疫苗持續進步,在安全性方面,明顯觀察到在台灣]與韓國近來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皆大幅下降。且JN.1新冠疫苗製成不僅降低了劑量,還更新了注射劑型,大幅降低接種後的不適反應。」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若等到疫情高峰才決定接種,往往已來不及建立足夠保護力。建議本身患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若至今連一劑都還尚未接種,請務必儘快補上,而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以及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及低下者,只要距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時間滿6個月,應儘速接種第二劑,避免置身新冠重症與死亡風險中。

推薦文章 RECOMMEND/

炎夏將至腋下門診諮詢量爆增 台大醫:非侵入微波熱能止汗狐臭治療成趨勢

腋下多汗症與狐臭對青少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五人就有兩人有遭遇不同程度的狐臭問題,且已...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針對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的議題,今年八月新增14項藥品改由民眾自費,目前仍有超過800項藥品待檢討。然而,...

整形實用指南 「日式安全隆乳」 精選你該知道的隆乳大小事

專訪/張大力(東京風采整外專科院長) 日式安全隆乳【重新定義隆乳空間】 日本醫療體系的隆乳流...

知名網紅搶救女神形象 裴薇靠微波新科技解決長年腋下困擾

知名YouTuber裴薇在與交往四年的男友結婚後,展開另一波清新人生。在YT擁有超過14.6萬人訂閱數的...

政府推動正視「輔助醫學-生物牙科」 從牙齒找出你的身體問題

台灣自2022年開啟了「輔助醫學元年」,輔助醫學議題至今受到各界學者及醫療單位的高度重視,甚至在網路上也...

從齒健康 最基礎的刷牙保健

(內文 由博識牙醫診所黃柏元醫師提供) 刷牙能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博識牙醫黃柏元院長提醒大家應每...

聯絡我們

t0601x@hotmail.com.tw
連絡電話: (02) 8992-0312
傳真電話: (02) 8992-0386
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二段17號6樓